2025年5月8日,湖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院23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在经贸系主任曹子瑛老师带领下,赴黄石新港和黄石棋盘洲综合保税区开展劳动教育专业见习调研活动,深入探寻港口物流与跨境电商的产业实践。
一、新港探秘:解锁物流运作新模式
在黄石新港中控室,园区负责人通过可视化系统介绍港口发展情况。作为长江中游枢纽港,黄石新港依托“江海陆铁”联运体系,年吞吐量超5000万吨。师生了解到,散货船舱盖设计因环保要求差异影响运价,而远程操控设备通过“一人多机”模式提升作业效率30%以上。座谈会上,专家详解外贸全流程信息化操作,如电子订舱、“单一窗口”无纸化报关等,使业务周期缩短40%。
二、保税区洞察:解码跨境电商高效通关
在黄石棋盘洲综合保税区,师生重点调研跨境电商9610模式。工作人员演示“集货入区-报关查验-空运出境”流程,货物通过数字化平台2小时内完成申报,依托花湖机场实现“次日达全球”。保税仓库的“缓交增值税”政策有效提升企业资金周转率,而“红外围网+24小时巡逻”监管体系确保货物安全。曹子瑛老师结合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政策调整对产业转型的影响。
三、知行合一:强化专业实践认知
学生表示,实地调研让课本知识更加鲜活,如“提单物权凭证”“滞箱费计算”等案例,直观展现了科技对外贸的革新作用。曹子瑛老师强调,此次调研深化了学生对“双循环”格局和数字化外贸的理解,为专业学习指明了方向。
湖北师范大学持续推动“实践育人”,通过“产业课堂”助力国贸学子提升专业能力,为开放型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