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师范大学2025年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经济管理与法学院师生锚定乡村振兴、基层法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国家战略需求,将专业所学与实践所需深度融合,在田野间践行初心,在服务中锤炼本领,最终在学校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斩获多项荣誉,充分展现出经管法学子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坚定信念和青春风采。
一、优秀组织单位
经济管理与法学院

二、优秀指导老师
徐科伟、王润
三、优秀社会实践团队
青湖法雨实践队、湖韵繁星实践队、探路者实践队
我院三支实践队以“敢闯敢干、善作善成”的姿态扎根基层一线,用行动诠释青年担当,获评学校“优秀社会实践团队”。

三、优秀社会实践队员
我院13名学子以“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姿态,在实践中发光发热,获评学校“优秀社会实践队员”,他们分别是:
陈佳琦(2303班)、任梦佳(2303班)、田沛冉(2304班)、刘冰雨(2305班)、吕屹宸(2305班)、农浠妍(2402班)、李倩倩(2404班)、杨紫嫣(2403班)、曾一高(2403班)、黄瑾雯(2404班)、梅湘苓(2404班)、易阳阳(2404班)、朱静怡(2406班)。
这些学子在实践中既是“服务者”,也是“学习者”。他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汗水书写青春答卷。

四、优秀社会实践成果
在优秀实践成果评选中,学院成果涵盖调查报告、视频、图片三大类别,数量多、质量高,彰显了我院实践育人的“硬核实力”:
(一)优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等奖:
《校地协同赋能基层法治:高校法学服务团的实践探索——基于法学服务团赋能基层政策法规传播范式创新的调研分析》作者:黄瑾雯(2404班)陈佳琦(2303班)
《非遗传承与红色文化传播互助的融合路径研究的实践报告——以阳新县富池镇为例的实证探索与实践》作者:易阳阳(2404班)
二等奖:
《从“云端”到田间,点亮乡土的数字微光——农村数字教育提质中的困境与多维破局》作者:孙冰燕(2306班)
三等奖:
《知行合一,筑平安校园——关于校园消防安全教育普及现状和创新模式的探索》作者:张轶涵(2304班)
《果链探析研究报告——关于生鲜水果店商业模式的多维解构与创新》作者李钰琪(2301班)
(二)优秀社会实践视频
《法润童心,托育成长》作者:农浠妍(2402班)
《法润童心铸红魂,调研明需促知行》作者:洪乐(2403班)
(三)优秀社会实践图片
《课上互动》作者:李可凡(2209班)
《知法护成长》作者:周倩(2303班)
《访谈非遗传承人》作者:陈佳琦(2303班)
《小手如林》作者:杨晨光(2305班)
《小朋友李梦琳与其瓢虫手工作品合影》作者:杨紫嫣(2403班)
《一年级小朋友兴奋地展示瓢虫手工制品》作者:杨紫嫣(2403班)
经济管理与法学院将以此次表彰为契机,进一步深耕基层一线,厚植家国情怀,紧扣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需求,打造更多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实践项目,推动实践育人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引导经管法青年学子在基层实践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将青春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更昂扬的姿态、更扎实的行动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